广州人心中最有分量的一座桥 曾遭遇2次爆炸袭击
  创建时间: 2016-12-13 14:47

大江东去浪千叠,流不尽广州人对海珠桥的情结。

在横跨珠江两岸的几座桥梁中,海珠桥在老广州人的心里分量最重。在年轻一辈眼中,它可能只是一座老旧的跨江大桥,而对老广州人来说,海珠桥不仅承载着今日广州的交通枢纽,还承载着他们前半生的生活……即将踏入84岁的海珠桥,她年轻时候的故事已越来越少人知道。然而,桥下一幅幅的地雕和桥上厚重的雕塑,无不诉说着她的前世今生。

在好久以前,广州市民要过江,要从天字码头、西堤码头乘船,或给疍民“一个仙”(一分钱)乘舟过江。江面辽阔,其宽度之广,使广州人称过江为“过海”。

在老一辈的心目中,应该永远也忘不了1933年2月的这一幕,广州市第一座跨江桥——海珠桥建成通车。

通车首日,海珠桥北岸的海珠广场挤满了前来观礼的市民。下午1点,浩浩荡荡的人流尾随着“铁马”首次从河南河北双向通过铁桥。直到3点,市民逐渐稀少,第一辆汽车才得以通行。

家里老人曾提起过,当时的海珠桥两侧没有人行道,自行车,人力车,汽车全部走在同一条路上,不时有汽车呼啸而过,场面非常热闹。

但到了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曾派遣多架飞机轰炸广州,占领广州后将海珠桥的中孔开合机械整套拆除运回了日本。从此大桥无法开合。

然而,海珠桥的劫难还不止于此。1949年10月14日,下午5时55分,一声猛烈的爆炸,海珠桥被国民党炸断断铁碎钢和水泥砖块四散横飞。400多名市民死伤, 100多艘民船沉毁,数百间房屋震损,受灾居民3000多人。

基于对南北交通连接的需求和市容的重建恢复,广州市政府仅仅用了六个月时间便把海珠桥修复并通车。重建后的海珠桥桥面不能开合,桥上来回设有三线行车,两边也设有行人道及自行车道,外观与原桥大致相若。

时光流转到上世纪70年代,海珠桥上交通日趋繁忙紧张,一张名为《上班时间的交通》的照片名震中外。当时,广州的单车已超过200万,海珠桥又是南北岸市民上下班的交通关口,这种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观”的景象,每天上演至少两次。

就像黄天骥老师的回忆:“我忘不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通过海珠桥的情景。每到上下班时刻,桥面上人头攒动,人如潮涌。大家推着自行车,挤着上桥;下桥时,自行车相互紧跟,风驰电掣。从高处望去,人流一边像蚂蚁爬坡,一边像飞瀑直泻,这画面,简直是天下奇观。”

转眼间,海珠桥见证了广州四十多年的发展,直到1995年5月至1996年9月,海珠桥在原桥上进行加固、维修。那时候我还是个懵懂的小孩,不曾认识海珠桥的历史,更别说想象过她的将来。

每周末坐着妈妈的自行车过海看望外婆,桥上疾驰而过的自行车,桥下轰轰行驶的渡轮,还有岸边三三两两的小贩却是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景象。

四年前,从新闻报道得知海珠桥已经79岁高龄了,年迈的她不得不进行一次大修。2012年2月28日,海珠桥正式开始大修,耗时18个月、花费近3亿元人民币是广州史上最大手笔的一次桥梁维修。途经海珠桥的22条公交线路改道绕行解放大桥、江湾大桥及人民桥。

刘姨习惯每天走过海珠桥到滨江晨运,在这18个月里见证着海珠桥一点一滴的变化。用刘姨的话说:“海珠桥离家最近的,走了几十年的桥闭着眼睛也能走,施工阻断了车流,眼前的景象变陌生了,十分不习惯。连去晨运也没那么勤快了。一年多后得知海珠桥恢复通车前会先向行人开放,刘姨还特地带着孙儿过来走走,重新踏上这一条最熟悉的路。”

2013年8月31日,海珠桥大修完成,基本恢复1950年原始结构。大批市民和各家媒体带着“长枪短炮”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次日中午12点,修复后的海珠桥正式恢复通车。这又是海珠桥的一个新开始……

今天的海珠桥依然屹立在通往南北区域的河道上,每天为无数来往的人们提供着便捷的道路交通。这位江上老广啊,你见证了广州近百年的变迁,请继续陪伴我们成长吧,你将看到广州更多的活力、更多的可能。


加压气化产品(查看

抱歉,您还不是VIP会员,无法查看详细信息

VIP会员可免费查看

立即开通VIP会员
点击了解如何开通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