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跨径“先缆后梁”自锚式悬索桥,冲刺收尾!沙田港湾大桥年底完工
  创建时间: 2021-10-11 15:45

东江南支流港湾大桥,东莞市自建桥梁史中最大的工程,国内最大跨径“先缆后梁”自锚式悬索桥。世界首次采用“永临结合地锚转自锚”新工艺,攻克施工多个技术难点,申报国家专利16项,备受关注的港湾大桥建设再传捷报。顺利完成万吨级桥梁主缆缆力传递,实现地锚到自锚体系的转换,正式进入冲刺收尾阶段。


金秋十月、东江南之流上,沙田东江南支流港湾大桥的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近日,经过两天紧张施工,该桥实现了地锚到自锚体系的转换,克服了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的施工难点,完成后确保项目安全平稳成桥。这标志着大桥建设进入了冲刺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完工。


1·2.jpeg

顺利完成万吨级桥梁主缆缆力传递,实现地锚到自锚体系转换


近日,过两天紧张施工,港湾大桥顺利完成10000t桥梁主缆缆力的传递,将主缆水平力传递至钢箱梁上,实现了地锚到自锚体系的转换。据了解,传统自锚式悬索桥施工,一般先搭设临时支架,安装主梁,再架设主缆,最后形成自锚体系。但是,港湾大桥跨越东江南支流,航道繁忙,搭设临时支架无法满足海事通航宽度要求,危险性极高。东江南支流港湾大桥项目创新工艺,采用“先缆后梁”自锚式悬索桥的设计。


说起地锚到自锚体系转换,东江南支流港湾大桥项目的蒋明鹏形象地举例介绍,这个桥的地锚到自锚体系转换是特有的,属于全国首次尝试。他举例说,跟刚学走路的小孩子一样,刚开始时需要借助一些东西才能站立起来,小孩子长大后不需要东西辅助就可以自己站起来。这个桥的体系也是如此,在前期梁没架完、没焊接完成之前,其结构自身不能形成完整的稳定体系,因此借助在地上做一个临时锚定,把它给临时拉住、锚固住,在梁焊完后就把锚固的那个临时拉锁通过分级释放,然后把它转换到桥梁的自身结构上来,让它自身处于一个稳定结构。这工艺就叫做体系转换。


其实,自锚体系的转换是整个东江南支流港湾大桥建设工程的关键以及难点。由于自锚式悬索桥“先缆后梁”工艺鲜有经验可循,体系转换复杂且难度大。建设方提前半个月对天气情况统计分析,经过一系列精准的计算以及周密的部署,温度伸缩缝焊接、临时固结解除、临时拉索放张在短时间内连续完成,体系转换成功完成。


国内最大跨径“先缆后梁”自锚式悬索桥,世界首次采用“永临结合地锚转自锚”新工艺,历时3年建设 进入工程收尾冲刺阶段。


据介绍,体系转换完成,标志大桥正式进入收尾阶段,桥梁自身结构已经完善、安全了,标志着即将进入后续的防撞护栏施工,工程项目预计在年前基本完工。完工后,在银通路、港口大道就可以直接上桥,很快就可以到达对面立沙岛疏港大道,大桥还设有专门的人行通道。


东江南支流港湾大桥工程是东莞市自建桥梁史中最大的工程,是国内最大跨径“先缆后梁”自锚式悬索桥,世界首次采用“永临结合地锚转自锚”新工艺、新技术施工,钢箱梁首次采用正提升及正提升倒提升相结合新工艺安装,施工过程攻克了多个技术难点,申报了16项国家专利。


据了解,东江南支流港湾大桥总长2.922公里,采用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时速60公里,双向6车道,该桥为主跨320米自锚式悬索桥,跨度居国内前列。项目于2018年10月开始动工,投资概算9.47亿元。工程建成后将彻底打破沙田交通路面分散的局面,加强沙田港区内部联系,有利于沙田镇区一体化建设,大大提升泥洲岛的区位优势,推动沙田大交通路网建设步伐。


2021年,沙田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力加快民生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以新担当新作为新面貌,在为群众办实事中践行初心使命,助推沙田加快打造“魅力湾区、创新港城”建设新高潮。


来源:东莞沙田


(文章来源52监测网,本文转载自东莞沙田,仅用来学习及交流,侵权删)

加压气化产品(查看

抱歉,您还不是VIP会员,无法查看详细信息

VIP会员可免费查看

立即开通VIP会员
点击了解如何开通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