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走上千亿之路 世界上最大的公铁两用悬索桥中国造
中铁大桥局物资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建军向沙钢赠送五峰山长江大桥桥模。
12月11日,连淮扬镇高铁(连云港至镇江)淮镇段(淮安至镇江正式通车,作为连淮扬镇高铁跨越长江的关键工程——五峰山长江大桥也同时运营。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公铁两用悬索桥,也是中国第一座高速铁路悬索桥,刷新多项世界纪录,值得一提的是,4万吨优质桥梁钢产品来自江苏沙钢集团(简称沙钢)。
伴随着技术创新,不断突破,沙钢集团已逐渐发展成为以钢铁为主,包括拥有资源能源、金属制品、金融期货、贸易物流、风险投资、大数据等板块在内的跨国企业集团。在今年9月公布的2020江苏民营企业200强名单中,记者发现沙钢以2520.85亿元的营收位列第四。
科技创新 提升产品竞争力
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最有力的武器。
近3年,沙钢成功开发出140余个新产品,新增效益合计3 亿元。“我们坚持‘特钢更特,优钢更优,普钢转优’的经营理念,积极研发、生产满足不同层次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推出多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质量产品。”沙钢相关人士介绍。
今年7月1日,沪苏通铁路正式通车,列车鸣笛穿城而过,张家港从此结束了地无寸铁的历史。而更令沙钢人自豪的是,在这样一座国家级重大工程上有着深深的沙钢烙印,作为沪苏通长江大桥最大的桥梁钢供应商,沙钢共向沪苏通大桥专供了7.7万吨高强度桥梁结构钢,同时还向沪苏通铁路工程供应了12万吨矿渣粉,为这项国家重点工程的安全、优质、高效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以来,沙钢桥梁钢相继应用于广东大湾区龙翔大桥、深圳新城立交和江西婺源高速花园大桥;高强管线钢成功应用于尼日利亚一带一路AKK项目;高强风塔钢先后参与中广核、国电投、三峡集团等重点工程风场项目建设……今年以来,累计实现高效益品种钢产销量939万吨,品种钢销售比例达到50%以上,较去年同期提升12%。
智能制造 以产业协同提效率
8月21日,历时近三年,沙钢国家智能制造项目“高端线材全流程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顺利通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项目总投资4亿元。
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浪潮汹涌而至,叠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进程正在加速,智能制造已经成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沙钢将先进的钢铁制造技术与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积极推进“智慧沙钢”建设。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国内经济和生产活动受到极大影响,众多行业陷入停滞。“机器换人既让沙钢挺过了疫情的‘阵痛’,更让沙钢有信心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沙钢相关人士介绍。
据悉,早在2011年沙钢就开始启用“机器换人”计划,先后投用了一批智能装置和工业机器人,如:自动打捆机、自动贴标机器人、无人行车系统、自动造球系统等。
以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硅钢车间为例,目前,该车间所有机组均实现入口上卷、出口打捆自动化,为车间优化岗位配置、降本提质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保障安全生产方面创造了条件。(南报融媒体记者 李任娟)
(文章来源52监测网,本文转载自南京日报,仅用来学习及交流,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