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交通强省”定位,打造“苏式养护”品牌,近日,沪宁高速公路丹阳大桥顺利完成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和荷载试验评估。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是施工工艺要求较高的一种加固手段,宁沪公司创新性采用智慧化施工监控方案,保证维修加固施工高质量交付。
据了解,宁沪公司研发的智慧化施工监控将BIM技术、5G技术、云计算技术与监控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江苏宁沪高速公路丹阳大桥监测平台”,对加固改造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体外预应力索力、线形、应力、裂缝)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加固施工效果。通过BIM模型显示监控相关信息,包括传感器的编号、状态(正常或异常)、位置、类型(传感器名称)、数据(当前实时数据)、监测参数名称等。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通过实时采集各监测项数据,判断实测值是否超出对应工况下的理论值,对张拉过程进行控制调整。
相较传统施工监控手段,智慧化施工监控具有5大优势:
数据精度更高。传统监控手段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成就需立刻采集数据,智慧化施工监控可根据数据的变化发展情况,有效排除温度、应力重分布时间的影响;控制手段更优。传统施工监控主要通过油表和伸长量为主,智慧化施工监控通过锚索计实时索力监控为主,油表和伸长量为辅,手段更加优化;三维展示更美。利用BIM技术将桥梁监测数据与模型相关联,所见即所得,更直观展示桥梁实时服役状态。人工时间更少。传统监控采用人工纸笔记录,智慧化施工监控数据为实时采集,实时记录,可大大减少人工时间的投入。监控周期更长。体外预应力加固完成后,对桥梁结构的长期影响情况,通过智慧化施工监控数据时性的特点,可以进行长期分析评价。
当前,智慧化施工监控技术正在江苏省逐步推广,符合智能养护发展的大趋势。宁沪公司该项技术在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应用尚属首次,从传统二维管理模式升级到三维管理模式,从人工现场数据采集到升级到在线实时数据采集,提高了桥梁施工管控的效率,探索了一条桥梁施工期在线监控发展的新方向。(图/文 陈杰 张嘉乐)
(文章来源52监测网,本文转载自人民资讯,仅用来学习及交流,侵权删)